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
https://www.shumanlo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郝白和小尹的爱情,就是这样。很多人的爱情,都是这样。
从省城回原平市的高铁,郝白和小尹和去的时候一样,还是同车同往;和去的时候不一样,二人已经基本确立了恋爱关系,车快到原平的时候,郝白尝试着轻轻牵小尹的手,小尹没有拒绝。在男人的字典中,女生如不拒绝,就是默许。
回到文宁县,两人约了周末相见。郝白打车把小尹送到汽车站,赶上老秋夜宿娼家,出车又晚,正好搭上这班车。老秋讲述了和二胖斜街对峙的英雄事迹,悔恨白白浪费一上午时间,要不就能把头天晚上的风流费给赚回来。郝白奇怪老秋怎么从精神病院出来了,老秋表示:精神病院千好万好,就是没有老相好。
郝白闻言感慨:他娘的还是爱情的力量强大啊!
感激于局长的皇恩浩荡,郝白千里归来、不及回家,先往单位报到。一进教育局大门,郝白就骤然感觉到了新气象:大厅墙上挂了一副崭新的大字,“新思维、新理念、新精神、新作为”。十二个大字,字字扎眼,比人高,比血红。后来,武默三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时还专门强调:这十二个字,就是要让你们触目惊心。
郝白先到武默三办公室报到,不巧武局长下去调研。郝白回到办公室,擦了桌子,泡了茶,看了会儿报纸。实在无聊。听见隔壁大办公室里人声嘈杂,办公室主任王茂田正带着一干青壮劳力,搬进搬出,一团忙碌。
左右无事,郝白过去帮忙,王茂田怜惜郝白是刘炳牛旧部,又是马局长带来的唯一亲随,故而格外殷勤,不仅执意不让郝白干活,而且执意喊停众人,开始训话。
“来来来,你们都看看、都看看!郝白同志远道归来,家都没顾上回,老爹老娘都没顾上看一眼,就直奔单位、回到岗位,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这是什么境界?这是以局为家的超然境界!你们这些个年轻同志,当然也包括我这个老家伙在内,都要向郝白同志学习!”
郝白的脸,在王茂田夸张的夸赞里,时而浅红,时而深红。大家手里还抱着厚厚的文件和报纸,上面落着厚厚的蜘蛛网和灰尘。王茂田额头的汗珠滚下,溅落在纸面上,裹挟着尘埃化成一条河,流经“楚鹿教育”四个黯淡的红字。再看其他人手里,抱着的还有《黑镇教育》《白镇教育》等等,都是各乡镇教办的报纸。
郝白问这是干什么,王茂田思维跳跃,短话长说:“武局长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创办‘文宁教育新媒体,把这间大办公室作为阵地,准备大干特干,大搞特搞,大书特书。”
“那和这些报纸有什么关系?”
“这些废纸啊!”王茂田对这些报纸的理解显然与郝白不同。“这都是办公室的小崽子们,平常太懒,没有收拾,这些个废纸,早就该清理了。”
这《楚鹿教育》报,曾倾注了郝白多少心血,尤其头版位置,如何设计、如何措辞,都曾费尽脑筋、极尽巧思,而在王茂田眼里,却不过是一堆堆的“废纸”。
“这些报纸没什么用吗?”郝白追问,仍不甘心。
“这些废纸,谁几把看啊!”王茂田不明所以,哈哈大笑,忽然又道:“要说完全没用嘛,倒也不对。”郝白心底燃起一丝希望,看来老子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编印的报纸,多少还是有点用的。
“唯一的作用——那就是——当废纸卖掉,换钱,哈哈!”王茂田自作幽默,认为自己表演的相当到位。仿佛是一位卓越的相声演员,抖出了一个响亮的包袱,马上博得满堂彩。郝白讪讪无趣,还是回屋喝茶。
郝白屁股还没坐稳,齐高山打来电话:“郝老弟!”齐高山热情洋溢,“你老兄我——老齐,暂时代理咱们楚鹿乡教办校长。”齐高山难掩喜色,说起话来就不免????拢骸拔易聊プ牛?鹿俚糜行缕?蟆N渚殖な谴釉勖窍绯鋈サ母改腹伲?纠淳陀心敲匆恢痔烊坏钠铀馗星椤2还??夷厮渌等鲜端???撬?鼗共皇煜の遥??烁?渚殖ち舾龊糜∠螅?易?疟嗔艘黄凇冻?菇逃?诽乇鸢妫?咏逃?乱档氖咏牵??穸??娴馗杷塘宋渚殖ぴ谠鄢?瓜绲姆峁ξ凹ǎ?嬲媸欠蚜舜缶ⅰD憧茨懿荒馨锢闲指雒Γ?诺搅斓甲郎稀!彼底牛?却??戳诵Ч?肌
郝白匆匆一瞥,发现确实用了心思,不知道齐高山是不是费了大劲,但肯定是花了大钱。平常只有四版的乡镇教办小报,硬是设计成了16版的大报,头版封面是武默三的照片,正侧身楚鹿山水之间,指点江山,意气风发。作者站在历史视角,大标题写道:
敢问路在何方
——写在楚鹿乡翻天覆地、华彩巨变之际
翻开第二版,又是一版雄文。作者站在英雄视角,俨然一篇记叙革命先烈的长篇通讯:
楚鹿乡的领路人
——记党的好同志、人民的好公仆、我们的好领导、英雄校长刘炳牛的亲密战友、原楚鹿乡党委书记、现教育局局长
武默三同志
再往后翻,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站在群众视角,作深情追忆,题目是:
别了,那个最疼爱我的陌生人
——特困生小丽眼中的“武伯伯”
这一篇不同于前两篇,文章风格明显要活泼一些,郝白试读了开头的第一大部分——引子:
已经三天了,大黄就这样趴在门口,一动也不动,不吃也不喝。
大黄曾经是一条可怜的流浪犬。悲惨的流浪生涯,让它从小就学会了用凶悍来争夺吃的、喝的,争取生存的权利。后来,它遇到了好心的小丽,一个名如其人、美丽善良的农村小女孩儿。小丽不仅收留了它,还给它取了名字——大黄。
村里没人愿意来小丽家。一是因为小丽家很穷,小丽的爸爸几年前不幸去世,妈妈一走了之,小丽跟着七十多岁的奶奶生活,奶奶一肚子心酸苦水,见着谁就向谁倾诉,家里也就没人上门了;二是因为大黄过于凶悍,家里一来陌生人,大黄就汪汪狂叫着扑上去,吓得更没人敢上门了。
但偏偏有人不害怕——他就是原楚鹿乡党委书记武默三。“我小时候被疯狗咬过,特别害怕狗。但害怕归害怕,我们作为干部,不能因为家里有狗,就不敢上门。不上门看一看,怎么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武默三一席话,说得包村干部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满脸都是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小丽永远忘不了“武伯伯”第一次来看她时的情形。用小丽奶奶的话说,“俺活了这么大岁数,头一次亲眼看见乡里书记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亲自到俺家来。这在过去,想也不敢想哩!”那一次经历,带给小丽家的是惊喜,而带给武默三的是惊吓——大黄挣脱了锁链,大叫着扑过来,紧紧咬住武默三的裤脚,把武默三那条穿了十几年、洗得发白、媳妇悄悄扔出去两次又被武默三悄悄捡回来两次的牛仔裤生生咬出几个大洞来。
武默三没有气馁。“狗咬我们,说明狗还不认识我们。狗不认识我们,说明我们来的不够多,不够勤,不够上心!”第二天,武默三就穿着那条精心修补过的牛仔裤,再次来到小丽家,访贫问苦、嘘寒问暖。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一趟又一趟,武默三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慢慢地也和大黄结下了友谊。后来,武默三同志因工作需要、调离楚鹿乡,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大黄坚定地趴在门口,等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小郝回来啦?”郝白还沉浸在“人与狗”的感人故事中,忽然听到武默三的声音。故事里的人物走出了故事,郝白也赶紧走出办公室。
武默三把王茂田、郝白叫到办公室,关心了几句,紧接着转入正题,大意是:局里经过研究,准备对全县教育系统宣传工作进行大改革、大调整、大提升,坚持‘加减法两手抓、两手硬,“减法”就是把各乡镇教办的报纸统统取消,扔进历史的垃圾筐;“加法”就是要整合资源力量,创办电子版的《文宁教育周刊》,设置“工作动态、园丁风采、学苑杂谈、他山之石”等板块,办精办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全景展示全县教育系统的形象,全面提升教育宣传的影响力、传播力。
“宣传工作必须创新形式,与时俱进。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些老掉牙的报纸,谁几把有空看啊!擦屁股都嫌硬!”
全县七八个乡镇都在指定印刷厂印报,王茂田主管印刷,闻言大惊,心知一旦取消报纸,则油水大减,三五姘头,恐有另头明主之虞,赶紧大拍马屁:“领导就是领导!就是站位高远,思维超前!这样一来,肯定能一举打开教育宣传的新局面!”接着献策:“局长提出‘两手抓、两手硬,我建议咱们在办好电子版的同时,高标准印制纸质版,每期呈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毕竟领导们年龄都大,还是习惯看纸质版的东西,咱们线上线下两手发力、同时出击、双线并进,‘双保险确保万无一失。”武默三略一沉吟,着即速办。
“减法”的事,由王茂田负责通知各乡镇教办,立即落实;“加法”的事,由郝白负责,当《文宁教育周刊》的第一个编辑。
郝白拿出此前做《楚鹿教育》报的热情,一连好几天搜集资料、征文约稿,准备得差不多了,联系好广告公司的小熊,过去做后期编辑加工。
再次来到创业大厦,和上次来一样的夏季,不一样的感受——整个大楼好像一个蒸笼,里面的人好像一个个肉包子,不多久就要蒸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