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书满楼小说 >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 第163章 赵构进言援金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 https://www.shumanlo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京。

    如今风波已过,柴进仓皇逃出东京,高俅和赵官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只是,他不敢告诉赵官家,柴进是被梁山的给救走了。

    他也不能让赵桓知道,柴进是被梁山救走了。

    所以,不管是翡翠楼的人,还是前任的开封府尹,都留不得。

    高俅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

    当日自己禀报柴进已经出城,赵官家一心关注象姑馆和无忧洞的进展,以为是他送出城的,所以并没有细问。

    若是他日再询问起柴进的下落来……

    尤其是,最近传来消息,柴进在黄门山起兵,细数了官家十大罪状。

    其中一条,就是任用蔡京、童贯、高俅等佞臣,害得朝廷乌烟瘴气,民间民不聊生。

    柴进威望极高,不到半个月时间,便聚集了数万大军,占领了整个湖北路。

    虽然,消息被蔡京和王黼压了下来,一直瞒着官家。

    可高俅知道,一旦官家知道柴进不在自己手里,而且还起兵造反了,怕是自己有得受了。

    这日,赵官家命人唤他去御书房议事。

    他担心官家是要询问柴进的事情,心中难免忐忑。

    可是,来到宫门口,正好遇到了同样赶来的蔡京和童贯两人。

    自从征讨梁山回来之后,童贯推说军中流行疟疾,所以不得不退兵罢战。

    有蔡京和高俅帮他兜着,赵官家暂时没有起疑心。

    可是最近一直称病,未曾上朝。

    若不是有大事发生,赵官家绝对不会让他“带病”去御书房了。

    高俅,不禁又想到了柴进起兵之事。

    难道是官家知道了?

    “太师,可知道官家召我等所为何事?”高俅谄媚地凑到蔡京跟前道。

    蔡京微微皱着眉头,摇了摇头。

    三人结伴朝宫里走去,不多时来到御书房。

    赵官家正在龙案前批改奏折,杨戬和王黼正在旁边伺候。

    龙案前方,还站着定王赵桓和新晋的康王赵构。

    三人三呼万岁,赵官家叫了声平身。

    感觉得出来,赵官家今天心情不错。

    他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方才拿起一份奏章交给贴身太监李彦“既然人都到齐了,你们都先看看这个!”

    李彦将奏折递给众人传阅。

    高俅怀着忐忑的心情,接过奏折,心中却安定了不少。

    奏折,是朝廷派过去金国的使臣马植写的。

    这一次出使金国,马植见到了金国国主完颜昊。

    女真人不堪辽国欺压,在完颜昊的带领下建立金国,已经跟辽国进行了数场大战。

    辽国动用二十万精锐对其进行围剿,不仅仅没有将他们消灭,反而金国越打越强大。

    完颜昊和金国,展现出了他们强大的战斗力。

    马植称,完颜昊一直对大宋十分仰慕和崇拜,希望能够和大宋结盟,一起对付辽国。

    “众位卿家怎么看?”

    赵官家看向众人道。

    在场众人,顿时分成了两列。

    蔡京、王黼和杨戬,都觉得辽宋边境好不容易太平,不宜为了金国去激怒辽国,再起战端。

    赵桓、童贯和高俅,却觉得这是一个削弱辽国的好机会。

    若是能够借此机会,出兵北上,说不定还可以收复燕云之地。

    看到众人意见有了分歧,赵官家的两难症,顿时又犯了。

    要知道,大宋自从建国以来,就一直想从辽国手中收回燕云之地。

    可是,一直都没有人做到。

    若是自己真的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就会成为一代明君。

    可是,他也担心,若是惹怒了辽国,再起战端……

    他因为拿不定主意,方才找众人来商议。

    可是,群臣的意见,亦有分歧。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康王赵构身上。

    虽然,他并没有多看好赵构能有什么好主意,可还是问了一句“康王,你怎么看?”

    赵构并没有像之前那般,表现得唯唯诺诺。

    他上前一步,侃侃而谈。

    金国人骁勇善战,用他们来削弱辽国的实力,再好不过。

    只是,打仗并不是一味勇猛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打仗,打的也是后勤,也需要钱粮的支持。

    因为决心反辽,所以前期一定做过不少的储备。

    这半年多取得不少胜利,肯定是建立在前期准备上的。

    可是,金国建国于穷山恶水之间,底子肯定薄弱。

    若是不能一举击溃辽国的围攻,长久下去,后勤肯定跟不上。

    到时候,搞不好就会被辽国灭国。

    这些年,辽国吞并大宋的心思,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一旦消灭金国,他们的重心将再一次放到宋辽边境上来。

    可是,金国刚刚崛起,能发展到什么程度犹未可知。

    这个时候,跟金国结盟去得罪辽国,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赵官家听他长篇大论,本还觉得他说的有几分道理。

    可是听到这里,又回到了原点,顿时有些生气。

    正要叱喝他不要不懂装懂,在此和稀泥,却听赵构话锋一转“虽然不能明面上跟金国结盟,却可以支持他们钱粮。”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赵构又继续缓缓道来。

    此刻,不宜跟金国结盟,也不宜明目张胆地支援他们。

    想要支持他们钱粮,必须在暗地里进行。

    而且,朝廷不能出面。

    大宋商贸发达,生意遍布周边各国。

    即使宋金没有通商,只要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肯定就会有人跟金国做生意。

    若是偷偷在这些商队中,混入支援金国的人,自然就可以掩人耳目了。

    即使被辽国发现,也可以说是百姓所为。

    朝廷可以推的一干二净。

    明面上,至少不理亏。

    若是辽国纠缠,大不了大宋答应整顿边关贸易,一定不行,再杀一批去金国通商之人,平息辽国怒火就好了。

    如此一来,大宋只要出一些钱和粮食,就能养着一支让辽国头疼的兵马,就能 让他们无暇南顾,何乐而不为。

    若是金国真有实力扛住辽国的攻击,甚至能够打败辽国,到时候可以再结盟,一举收复燕云……

    赵构的话,顿时让在场所有人眼前一亮。

    赵官家不由得也对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康王,最近是越来越成熟了。喜欢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