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
https://www.shumanlo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洗完澡后,她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
苏锦华来到堂屋,就看到游翠兰一脸急切地走过来。
“小华,刚刚村长让人叫你过去一趟呢!”
游翠兰一边说,一边抱怨。
“也不知道到底啥事儿!家里都忙得脚不沾地了,他不是找你爸就是找你!”
苏锦华眉头一挑,心里大概能猜到是什么事情。
本来她还想着把换下来的脏衣服放好,不过被游翠兰给阻止了。
“既然人家找你有事儿,你就先去,衣服放着我来洗。”
游翠兰虽然嘴里抱怨,不过骨子里对领导有着天然的敬畏。
这个时候村长算是村里最大的官职了,可不敢随便得罪。
苏锦华也不矫情,看自己没什么不妥就直接出门了。
白林村说大不大,但是说小也不小。
整个村子有一百来户人家,分成了五个大队。
苏锦华到了村长家,被村长夫人给迎了进去。
她这才发现,堂屋里不止村长和苏建设。
村长见苏锦华进来,率先起身打招呼。
“小华来了,快坐快坐!”
苏锦华微笑着点了点头,就在苏建设旁边坐了下来。
杨村长看着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其实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她。
打量过后就是满眼的惊喜和震惊,这苏家的大闺女确实是出息了。
那通身的气质,那自信的神态,和以前大不相同。
其实杨村长对苏锦华并不太了解,只知道从小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女孩。
这个年代的女孩大多如此,所以也从来没有太关注过她。
虽然八九十年代就有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不过像苏锦华这样孤身前往的基本没有。
就算女孩子出去打工,也是和丈夫或者是定了亲的对象。
出门在外,不管怎么样也有人照顾。
但是这苏家的大女儿就不一样,她敢一个人出去打工闯荡。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她还闯出了门道。
然后杨村长又热情地跟苏锦华介绍房间里的人。
这里面有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也有五个大队的大队长。
苏锦华也礼貌的跟他们打了一圈招呼。
她这两年都在安市,对村里的这些长辈和干部都不太能叫的上名字。
不过经过杨村长这一番介绍,倒是能依稀记起来一些人。
经过一阵寒暄后,就直接进入了正题。
杨村长客气道:“小华,真是对不住,你才刚回来就急吼吼的把你叫了过来。”
苏锦华礼貌的笑了笑,回:“杨叔,没事儿,我也不累。”
然后又问:“杨叔,您这么急找我是有什么事儿?”
杨村长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是有点事,就是不知道方不方便说。”
苏锦华毫不犹豫地回应:“您有什么事儿直接说,我也是村里的人。”
“如果需要的话,我也想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杨村长眼里止不住的赞赏,就喜欢跟这种聪明人说话。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小华,这事儿其实我还真有些不好意思说。”
“不过为了咱村里的发展,这一百多户人家我就厚着脸皮说了。”
苏锦华微笑着点头,示意他继续。
杨村长清了清嗓门,道:“这两年你家里养猪场办的挺好的。”
“我想着既然能赚点钱,村里人都不富裕,看能不能学着养一下猪?”
说完,就一脸期待的看着她,眼神中透着一丝紧张,就怕从她口中说出拒绝的话。
苏锦华不置可否,问了一句:“杨叔,全村养猪您想过这后面的销路吗?”
杨村长一愣,这事儿他想过;但是实话实说,他还没有想明白。
他就想着做事情得果断,苏锦华一个小女娃娃都能成事儿。
难怪全村这些大老爷们,还找不到这猪的销路。
还不等杨村长细想,苏锦华又道:“杨叔,全村养怎么个养法?”
“是每家每户都养?或者是有选择的养?什么样的方式能让村民没有意见呢?”
杨村长本来就是基层干部,当然明白苏锦华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养猪是赚钱的事情,那岂不是都要争着养?
“如果全村都养猪,这销路怎么解决?”
“这可不像我家单独养,怎么都好卖出去!”
苏锦华说完后,一脸认真的看着他,目光中充满了思索。
杨村长愣了愣,显然被她的这些问题给问住了。
他只是看苏家养猪赚了钱,想要给自己增加一些业绩。
就想着让把整个村子发展成养殖大户,这样也能在领导面前露脸不是。
杨村长想得好,不过却忽略了很多的问题。
只见他一直轻松的表情严肃了起来,紧紧皱着眉头,额头的皱纹仿佛更深了。
场面一时之间有些安静的沉默,苏建设看了看村长。
然后拉了拉苏锦华的衣袖,他以为是女儿不愿意让村里养猪来跟他们竞争。
在苏建设心里以为,就算要拒绝也不能不给村长面子。
苏锦华并不理会他,而是盯着杨村长打破了沉默。
“杨叔,其实我觉得村里养猪没有问题。”
杨村长一脸震惊的抬头看她,显然有些意外。
苏锦华笑了笑,继续道:“不过养猪是第一步,后面的销路我们也要提前想好。”
杨村长听后一脸惊喜,激动的问道:“小华,你有办法解决?”
苏锦华微微点头,“是有些想法,不过也得看领导的支持和配合。”
杨村长有些疑惑,“这是什么意思呢?”
苏锦华他们村是穷,不过也没到吃不起饭的地步。
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吹满了遍地。
但是对于白林村却没有太大影响,因为他们太普通不起眼了。
既没有什么丰富的物产资源,也没有什么起源历史文化。
它只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小小的偏远村庄,微小而不起眼。
没有特点,没有特色,就意味着没有价值。
就算几十年后,大家生活好了起来,白林村依旧普普通通。
不像有些村成了有名的新农村,也没有出什么大人物带动这里的经济。
过后的二十几年,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是城里安家。
如果是读书读出去的人,也都是选择在外发展。
所以他们村在几十年后,就有一些孤寡老人留守而已。
苏锦华也想知道,如果给它机会的话。
它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会不会有所改变呢?喜欢重回九零致富路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