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书满楼小说 > 水浒传精选 > 第21章 镇三山–黄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 https://www.shumanlo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北宋末年那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世道里,黄信诞生于青州这片土地之上。

    彼时,虽说天下尚未陷入彻底的大乱之境,但各地匪患已然如野草般丛生,肆意蔓延,使得无数百姓的生活饱受其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黄信自幼便展现出了对武艺超乎寻常的热爱与痴迷。他生得体格健壮,身姿敏捷,仿佛是为习武而生。

    家中长辈见他天赋异禀,心中暗喜,深知若能加以悉心培养,日后必成大器。于是,便不惜重金,请来了当地赫赫有名的武师,对黄信进行全方位的教导。

    在武师的严格要求与精心雕琢下,黄信日夜刻苦钻研,勤加练习,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其中,黄信尤其擅长使一口丧门剑,这丧门剑在他手中仿若灵蛇出洞,剑招凌厉狠辣,每一次舞动,那寒光便如闪电般闪烁,令人不禁心生胆寒之意。

    黄信年少之时,恰逢北宋军事制度经历重大变革之际。

    为了强化地方治安,有效抵御那日益猖獗的匪患,各地官府纷纷开启了扩充军备之路,广纳贤才,招募兵勇。

    黄信凭借着自身出众的武艺,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投身军旅,成为了青州兵马都监麾下的一名得力将士。

    一日,阳光明媚,青州军营中热闹非凡,一场盛大的比武大会在此拉开帷幕。

    此次比武大会规格颇高,其目的在于选拔出出类拔萃的将士,委以更为重要的职责。

    消息一经传出,不仅吸引了青州本地的众多兵勇踊跃参与,就连周边郡县那些听闻风声的好手们,也纷纷慕名而来,都渴望能在这场盛会中一展身手,博得个锦绣前程。

    黄信手持那柄心爱的丧门剑,身姿矫健地跃入校场之中。只见他身着一身劲装,那衣袂随风而动,更显英姿飒爽。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与自信,仿佛世间万物皆难入其眼,唯有这比武场上的胜负才是他此刻所关注的焦点。

    比武一开始,黄信便如猛虎下山一般,气势汹汹。他手中的丧门剑如灵蛇般灵动,身形似电,快速穿梭于校场之间。

    与对手过招时,剑招凌厉无比,一招一式皆毫不留情,招招紧逼对方要害,直叫对手应接不暇。

    他的第一个对手是一名身形魁梧的大力士,此人身如铁塔,肌肉贲张,使着一对沉重的铁锤,往那一站,便似一座小山般沉稳而又极具压迫感。

    那大力士见黄信上场,咧嘴露出一口大白牙,哈哈笑道:“黄信兄弟,久闻你‘镇三山之名,如雷贯耳啊!今日可得好好领教一番,看你这剑能否敌得过我这铁锤!”

    黄信听闻,微微一笑,神色从容地回道:“兄台客气了,待会还望手下留情啊。”

    嘴上虽如此说,可心中却是憋着一股劲儿,暗自下定决心,定要在这比武场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自己的真本事,让众人对他的武艺心服口服。

    说罢,两人便如两只争斗的猛虎般交起手来。黄信凭借着身形的灵活,巧妙地躲避着那大力士挥舞而来的铁锤。

    每一次铁锤带起的风声呼啸而过,黄信都能如鬼魅般侧身闪过,同时手中的丧门剑如灵蛇般穿梭,瞅准时机便直刺对方要害。

    大力士也不甘示弱,双臂肌肉鼓起,铁锤舞得虎虎生风,每一击都带着千钧之力,仿佛要将地面都砸出个大坑来。

    几个回合下来,黄信目光如电,瞅准了一个破绽。只见他猛地一剑刺出,口中同时大喝道:“兄台,看剑!”那大力士躲避不及,只能仓促地用铁锤去挡。只听“铛”的一声巨响,剑与铁锤碰撞在一起,火花四溅。

    大力士只感觉手臂一阵发麻,那冲击力顺着手臂传遍全身。他不禁瞪大了双眼,赞道:“好剑法,黄信兄弟果然厉害!”

    黄信收剑而立,气定神闲地抱拳道:“兄台的铁锤功夫也甚是了得,黄某不过是侥幸罢了。”

    不多时,黄信便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成功战胜了这名大力士。场下顿时响起一片喝彩声,众人皆为黄信的精彩表现而赞叹不已。

    然而,黄信并未因此而有丝毫懈怠,他深知这比武大会高手如云,后续还不知会遇到何种强劲对手。

    果不其然,接下来,他又迎来了一位技巧型的敌手。此人手持一把细长的软剑,身形轻盈,犹如鬼魅一般,行动起来悄无声息。

    那软剑高手上场后,先是彬彬有礼地朝黄信拱手道:“黄都监,听闻你武艺超群,今日特来讨教,还望多多指教。”

    黄信也赶忙拱手还礼,神色谦逊地说道:“指教不敢当,相互切磋罢了,兄台请先出招吧。”

    软剑高手也不客气,身形一闪,软剑如丝带般舞动着朝黄信刺来。那软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丝丝寒光,剑招变幻莫测,让人难以捉摸。

    黄信不敢大意,全神贯注地应对着,丧门剑与软剑不断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一场兵器之间的交响曲。

    在交手过程中,黄信边打边说道:“兄台这软剑使得真是巧妙,黄某可得小心了。”

    那软剑高手听闻,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回道:“黄都监的丧门剑亦是凌厉非常,我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呀。”

    两人你来我往,斗得难解难分。黄信深知这软剑高手的厉害,心中暗自思索着应对之策。片刻之后,他决定改变战术,故意卖了个破绽。

    软剑高手见状,以为有机可乘,当即一剑刺来。黄信却身形一转,如泥鳅般灵活地避开了这一剑,同时手中的丧门剑迅速回防,顺势朝对方手腕削去,口中喝道:“兄台,莫要心急呀!”

    那软剑高手一惊,赶忙撤回软剑,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这一击,额头上不禁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黄信最终凭借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基本功,找到了对方的破绽,一举将其击败。

    此时,场下的喝彩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众人皆为黄信的精湛武艺所折服。

    可黄信依旧面色平静,他知道,这场比武还未结束。不多时,又一位使长枪的将领上场了。此人身姿挺拔,犹如一棵苍松,面色冷峻,目光如电,仿佛能看穿人的内心。

    他朝黄信抱拳道:“黄都监,久仰大名,今日有幸与你一战,实乃荣幸。”

    黄信也赶忙抱拳回礼:“兄台过奖了,还望手下留情才是。”

    两人交手伊始,那使长枪的将领便枪如游龙,枪尖闪烁着寒光,直刺黄信面门。黄信脚步轻盈地往后一跃,如燕子般轻巧地避开了这凌厉一击,同时口中喝道:“兄台好枪法!”

    那将领也不答话,继续挺枪进攻,一招一式皆虎虎生威,长枪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仿佛要将空气都撕裂一般。

    黄信一边用丧门剑巧妙抵挡,一边仔细观察着对方的招式,寻找着反击的机会。

    在一次对方长枪刺来稍显用力过猛之时,黄信看准时机,身子一侧,丧门剑贴着枪杆顺势而上,直逼那将领的咽喉,口中喊道:“兄台,小心了!”那将领心中一惊,急忙撤回长枪回防,脸上露出一丝凝重之色。

    两人这一场激战,打得是难解难分,周围的观众都看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阵阵惊呼。

    有的士兵握紧了拳头,为自己看好的一方暗暗加油;有的则张大了嘴巴,惊叹于两人的高超武艺。

    最终,黄信凭借着更为灵活的身法和精准的剑招,逐渐占据了上风,那使长枪的将领虽奋力抵抗,但还是露出了些许破绽。

    黄信抓住机会,一剑挑开对方的长枪,紧接着一个箭步上前,用剑抵住那将领的胸口,说道:“兄台承让了!”

    那将领无奈地叹了口气,抱拳说道:“黄都监武艺高强,在下佩服。”

    就这样,黄信在这场比武大会中过关斩将,脱颖而出。他那精彩绝伦的表现赢得了在场众人的阵阵喝彩,从此在青州军中站稳了脚跟,也为自己赢得了“镇三山”的名号。

    这名号的由来,是因其自夸能镇住青州境内的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这三座山头的贼寇。

    彼时的黄信,满心以为凭借着自己的本事,要镇住那三座山头的贼寇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却未料到日后的命运竟会如此波折。

    北宋末年,政治腐败之风盛行,官场黑暗如墨,地方官员之间争权夺利的现象屡见不鲜,仿佛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官场之中悄然上演。

    清风寨作为青州境内的一处重要军事据点,自然也无法逃脱这种官场纷争的侵蚀,犹如置身于风暴中心,摇摇欲坠。

    清风寨设有文知寨和武知寨,分别由刘高和花荣担任。

    刘高此人,本是一介文官,靠着攀附权贵才谋得了这文知寨的职位。他心胸狭隘,阴险狡诈,平日里最擅长的便是阿谀奉承和搬弄是非,将那官场中的谄媚之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在他眼中,自己的地位和权力高于一切,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惜使出各种卑劣手段。

    而花荣则是将门之后,其家族在北宋军中有着赫赫战功。花荣自幼受家族熏陶,不仅武艺超群,且为人正直豪爽,对军中事务极为认真负责。他秉持着公正、正义的原则,一心只想为百姓谋福祉,为军队增光彩。

    然而,刘高与花荣两人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截然不同,这也导致了他们之间矛盾的产生。

    刘高嫉妒花荣的武艺和威望,认为花荣的存在威胁到了他在清风寨的地位,总是想方设法地打压他。他常常在背后说花荣的坏话,在公开场合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贬低花荣的机会。

    而花荣对刘高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他看不惯刘高的卑鄙行径,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毫不留情地揭露刘高的丑恶嘴脸,这使得两人之间的嫌隙日益加深,已经到了影响清风寨正常运转的地步。

    黄信接到命令,要他前往清风寨处理这桩棘手的事情时,北宋的社会矛盾已经愈发尖锐。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如燎原之火般蔓延开来。匪患也因官府的腐败和对百姓的压榨而愈发猖獗,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