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满楼]
https://www.shumanlou.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应天殿百官窃窃私语。
因为,今天的早朝多了两个新面孔。
一位是刘虾仁,位于百官之首,李善长的身前。
另一位是道衍和尚。
朱棣没有食言,在得到消息后,利用自己的身份,把道衍也带了进来。
只不过,身为亲王幕僚的道衍,只能低着头站在侧殿,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
刘虾仁的出现,让他们有点吃不准老朱的心思。
李善长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在他看来,刘虾仁登朝入仕是早晚的事。
倒是蓝玉反应最大,眼中的怒火似是喷吐而出,死死的盯着刘虾仁。
还有另外一个人,徐达!
徐达上下打量着刘虾仁,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被这么多人盯着,仍旧能稳如泰山,单单这份心性就了不起。
“妙锦这丫头眼光不错。”
“可惜......”
皇位上,朱元璋将众人的表现都看在眼里。
道衍的出现,让他有些意外。
从明末回来也有些日子了,之所以没有找道衍的麻烦有两个原因。
一是这和尚能辅佐朱棣靖难成功,可见是有真本事的。
朱棣勇武,计谋有所欠缺,如今身边多个谋士也是好的。
至于道衍会不会继续怂恿朱棣造反,老朱没担心过。
要是连朱棣和道衍都制不住,他这个皇上趁早让位吧。
第二个原因就简单多了,老朱当过几年和尚,对佛门弟子多有宽容。
看了道衍两眼,朱元璋收回目光。
看着百官突然笑道:“哈哈,平时一个个吵得热火朝天,今天咋不说话了?”
“你们要是没事要奏的话,咱倒是要公布个事。”
“标儿。”
话音落下,朱标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颤抖道:“想必诸位都知晓,大明建国以来,为了天下百姓计,一力主张恢复科举。”
“只不过,效果却差强人意。”
“甚至出现了,南北科举这等丑事!”
百官听的脑袋嗡嗡作响。
南北榜之事已经过去两年了,可这事有损于朝廷威严,以至于根本就无人敢提。
如今朱标自揭伤疤,让他们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朱标没有理会他们的想法,径自说道:“最近这段日子,本宫与父皇彻夜难眠。”
“苦思不得两全之策,幸得高人指点,权衡数日,本宫与父皇一致认为。”
“为大明江山计,为百万学子计。”
“应当改变现有科举制!”
此语一出,李善长脸色有些不自然。
因为,朱标在提到高人的时候,竟是直接朝着刘虾仁微微行礼!
李善长赶忙出声道:“太子所言,臣深以为然。”
“但不知要如何改变?”
朱标大声道:“自洪武十四年九月起,朝廷将为各地下发银两,用以建设学堂,一年内,大明境内各乡都要有,学堂的身影。”
“凡六岁以上孩童,不论身份贵贱,皆可免费就近入学六年!”
“除四书五经外,增立诗文,数术,画,匠等科目!”
“六年后,乡考择优免费入县学!”
“县学增立医术、格物、农技等科目!”
“县学三年,县考择优入翰林!”
“翰林修学四年,复考数项,择优者入仕!”
“另设技考。”
“凡医术、农技、匠技,其一卓着者,可至太医馆、户部、工部任职!”
话音落下,满朝静谧无声。
科举一事,自大明建国十四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以至于他们听到要改革的时候,根本就不在意。
这种事争论了十几年,百官已经习以为常了。
可这一次的大手笔,竟是要颠覆眼前这片天地!
无论身份贵贱都可免费学习,还让各类奇淫巧技踏入朝堂。
什么医术,农技,甚至还有匠术。
这对现有的官员来说,是一种侮辱!
“太子此举不妥。”
户部尚书茹太素率先开口道:“臣的户部乃是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饷俸等财政事宜。”
“并非是单单种田就能胜任的......”
朱标打断了他的话道:“以前不行,但是以后可以,农为大明根基,户部不仅要掌管天下粮,更要学会怎么种粮!”
“自古奇淫巧技难登大雅之堂,若是如此取士,怕是要遭天下嗤笑!”又有一位官员出声道。
“不错,我等苦读圣贤书数十载,若是和这些工匠平起平坐,那成何体统?”
“治国非是儿戏,殿下此举乃是孩童之举。”
“我等苦读圣贤书..........”
有人开头,立刻就有人跟着附和。
朱标注意到,他们所说的问题,永远都是围绕着一件事。
阶级!
每个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为官者,自然而然的要凌驾于,农工商之上!
竟是根本没有人关注新科举的改变,是为了能让天下人都能读书,识字,学习技能。
为的是以后,能够让大明人才济济!
不过这也能理解,人都是自私的。
新科举的变动,也是为了朱家着想。
“安静!”
朱标大喝一声,四下吵闹的声音渐渐平息。
“此番科举改动,乃是为了大明今后着想,还望诸位能以大局为重!”
茹太素立刻回道:“我等就是为了大局着想,难道太子打算以后请一群农民,乃至匠户来治理国家吗?”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话已然有些越界了,但顿时又引得一阵附和声。
“放肆!”
朱标大声喝道:“本宫何时说过这话?以技取士,乃是为了各尽其职,每个人都能为大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茹尚书为何要曲解本宫的意思?”
茹太素寸步不让道:“说是这么说,但意思都一样,治国靠的是头脑,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技巧!”
“本宫说的是以技取士,谁说他们不能治国了?”
“那殿下干脆换个这样的人来当尚书吧,反正臣也没有殿下口中的技能........”
一个声音突兀响起:“茹尚书这话就不对了,太子此举是为了人尽其才,我看着新科举倒是好事一桩。”
说话的是工部尚书,吴琳。喜欢大明帝师,开局带老朱穿越明末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